本報訊 (記者孫鶴 通訊員武曉瑞 桑偉楠)近日,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,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劉永志發布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?!秾嵤┮庖姟访鞔_了奮斗目標,力爭到2025年,內蒙古奶畜存欄達到350萬頭只,奶類產量達到1000萬噸;乳品加工企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;建成一流種源、一流飼草料、一流奶源基地,打造一流加工企業,創建一流品牌,形成一流品質,引領全國奶業發展,實現奶業振興。
內蒙古是奶業發展大區,“中國乳都”已經成為內蒙古一張靚麗名片。奶牛存欄、牛奶產量、乳制品產量分別達到120.8萬頭、565.6萬噸和254.8萬噸,現代奶業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。牛奶加工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,內蒙古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乳品加工企業達到89個,實現銷售收入1632.6億元。品牌引領作用不斷增強,有伊利、蒙牛、圣牧高科3家中國乳業20強企業,培育了金典、特侖蘇等多個品牌,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持續提高。奶豆腐(蒙古奶酪)、策格(馬奶保健食品)、駝奶制品等民族奶食品如雨后春筍,市場份額越來越大,正藍旗的奶豆腐(浩乳得)和奶皮子(烏日穆)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,大大增強了民族奶食品品牌的影響力,贏得了消費者喜愛。但當前奶業依然存在養殖成本高、種業發展相對滯后、科技支撐不足、多元化加工結構和產品結構尚未形成、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突出問題,亟待從市場端發力,推進奶業振興。
《實施意見》以問題為導向,著力破解奶業振興的瓶頸問題,把發展家庭經營奶牛規?;B殖場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,加快形成以奶農規?;B殖為基礎的生產經營體系。鼓勵和支持乳制品加工企業做優做強,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。強化補短板意識,全面梳理當前內蒙古奶業發展的短板與差距,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向全社會發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,為奶業更好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。
《實施意見》從4方面提出16項重點工作。一是加強優勢奶源基地建設。主要工作是優化奶源布局、實施標準化規模養殖提升工程、建設現代種源基地、提升優質飼草料生產能力、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、強化奶牛健康管理。二是打造加工企業集群。主要工作是鼓勵和支持乳品企業做優做強,促進中小乳制品企業差異化發展,鼓勵民族乳品特色化發展,加快大型乳品企業國際化發展。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。主要工作是嚴格落實購銷合同,建立奶價協商機制,推動養殖和加工一體化發展,構建種養加利益聯結機制。四是建立科技創新支撐體系。主要工作是加強奶業基礎研究,強化技術推廣與服務,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,積極推廣“互聯網+”,提高銷售能力。
《實施意見》在奶業扶持政策措施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創新。內蒙古加大奶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力度,支持良種奶牛引進、性控凍精補貼、種公牛培育、特色乳制品加工、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及高產苜蓿種植等,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。支持龍頭企業特別是奶業小微企業融資貸款,開展奶?;铙w抵押貸款、養殖場抵押貸款。并提供用地政策支持,積極推動企業上市,在股權交易中心建立“綠色”通道,堅決守住奶業質量安全底線,加強乳品生產全程監管,實施乳品質量安全檢測計劃,嚴厲打擊違法添加行為,嚴格監督落實標識制度,嚴強化監督考核,建立獎懲機制,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,推動內蒙古奶業全面振興。
下一步,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將按照《實施意見》要求,會同各有關部門制定奶業振興行動計劃,完善具體工作措施,進一步加大扶持政策落實力度,加強協調配合,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