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ike id="ags5b"></strike>

    <em id="ags5b"><acronym id="ags5b"></acronym></em>
    <li id="ags5b"><object id="ags5b"></object></li><button id="ags5b"><object id="ags5b"></object></button>
    <em id="ags5b"><object id="ags5b"></object></em>

    中國安全食品網> 聚焦> 瀏覽文章
    搶奶提前,行情反常,何故? 牧場數量減少 乳企預判緊平衡提前備“糧”
    來源:中國安全食品網 2019/9/3 10:55:55

      季節性供應不平衡是中國原奶生產的一大特點。每年上半年是牛奶生產旺季,3—5月份很多乳企為配合消費市場,在原奶端降價,減少收購量,甚至出現噴粉、拒收現象;而下半年的7—9月份受熱應激影響,奶產量減少,消費量反而上漲,加之中秋節一般在9—10月之間,加大了乳企對原奶的需求量,乳企一般從7、8月份開始提高收奶價格,鼓勵牧場多生產牛奶,甚至出現搶奶現象。這種狀況從2014年開始循環往復上演,已經成為中國奶業的常態。

      但是今年卻出現不同以往的狀況:大乳企從去年12月份開始調整對牧場的優惠政策,從奶價、金融、資本綁定等方面吸引更多的牧場給自己交奶,進而引發了今年上半年5—7月份的搶奶大戰。是什么情況促使企業策略發生轉變?這種狀況是暫時性的還是未來常態?牧場主又該如何規劃未來呢?

      產量加工量進口量全線上漲

      今年上半年,我國原奶產量、加工量、進口乳品量全線上漲。

     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,今年上半年,中國收奶量指數同比增長5.1%;液態奶產量1216萬噸,同比增長6.3%;乳制品產量1306.4萬噸,同比增長6.6%;進入統計范圍的企業銷售收入1902.5億元,同比增長10.1%。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:今年上半年進口大包粉58.86萬噸,同比增長28.9%;進口包裝牛奶41.76萬噸,同比增長35.4%。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監測,今年1—6月份,規模牧場單產高于2018、2017年同期水平。

      同時,伊利、蒙牛在上半年的收奶量均保持增長,增幅超過10%,噴粉量略高于去年或持平;三元食品上半年收奶量同比增長5%左右;新希望上半年收奶量增幅超15%。也有乳企收奶量沒有明顯增長,比如南京衛崗、西安銀橋、四川雪寶等。但是從大乳企的收奶量來看,企業并沒有表現出缺奶、收不到奶的情況。

      確保未來供給 乳企搶占優勢資源

     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,2018年底,我國牧場數量比2017年減少約15%。

      近兩年來,隨著環保政策收緊,限養、禁養區域擴大,乳企對牧場奶價控制加強,奶牛養殖成本上漲,此外,牧場專業從業人員缺失、牧場主年齡老化等問題日益嚴重,導致越來越多的牧場退出行業,牧場數量明顯減少。

      全國生鮮乳監測監管系統顯示,2010年至2018年底,我國收奶站從1.3萬家減少到4540家;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,2018年底牧場數量比2017年減少約15%。同時,新建牧場在當前的政策下越來越難以通過審批,乳企之間可搶占的資源數量逐年減少。

      為確保未來奶業資源的供給,為企業高速增長保駕護航,搶先占有優勢資源在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,尤其是頭部企業。因此,出現搶奶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      2018年底到2019年初,很多企業預判2019年原奶供需將出現緊平衡狀態。分析原因,2018年7、8月份,北方熱應激嚴重,原奶產量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15%,導致后續幾個月奶產量供應增長緩慢。受此因素影響,在奶源市場方面,乳企以提高奶價、預付奶款、提供金融支持、資本入股等多種措施,鼓勵牧場擴群,引導牧場提高奶量或轉換交奶單位,為后期奶源緊張季節提前做準備。

      另外,大包粉上半年進口量也大幅上漲28.9%。

      未來需求持續增長 牧場謹防盲目擴產

     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多次提到,中國有4億中產階級,乳品消費潛力巨大。未來5年,國內乳制品需求量復合增長率將達1.5%,乳品銷售額年均增長3%以上,拉動對原奶的需求年增長率近5%?!扒|級乳企或將誕生?!崩顒倮踔令A言。

      受市場驅動,當前牧場積極擴群,大量購買進口種牛,2014—2018年,我國進口種牛62萬頭,年均12萬頭,今年上半年進口種牛已經超過4萬頭,預計全年進口奶牛超過10萬頭,進口勢頭超過前幾年。

      李勝利認為,按照當前奶牛存欄500萬頭計算,自然繁殖率8%,2019年若進口奶牛超過15萬頭,到2021年進口牛全部投產后,按平均日產25公斤計算,原奶產量預計比2019年每天增長8000噸左右,中國原料奶有可能再次出現過剩。

      因此,李勝利建議,乳企應根據企業發展規劃指導奶源牧場擴展牛群數量,杜絕盲目擴產。牧場應堅持自繁自養原則,減少傳染病擴散風險。


    鏈接

    近半年奶源市場大型合作項目

      2019.8 伊利確認介入輝山乳業資產重整,或看中輝山奶源。

      2019.7 新希望乳業將以7.09億元認購現代牧業約5.95億股股份,占其新增股份后已發行股本總數的9.28%,成為其第二大股東。

      2019.7 優然牧業以22.78億元現金購買賽科星58.36%股份,成為賽科星第一大股東。

      2018年底 中地乳業與伊利達成原奶銷售協議,伊利預付數億元奶款,2019上半年中地宣布在山東新建牧場。

      2018.12 蒙牛以3.04億元購買中國圣牧旗下圣牧高科51%股份,成為圣牧高科第一大股東。

      免責聲明:中國食品報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 本網站轉載圖片、文字之類版權申明,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,如果侵犯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。


    文章點評
    關注我們
    综合久久久精品

    <strike id="ags5b"></strike>

    <em id="ags5b"><acronym id="ags5b"></acronym></em>
    <li id="ags5b"><object id="ags5b"></object></li><button id="ags5b"><object id="ags5b"></object></button>
    <em id="ags5b"><object id="ags5b"></object></em>